2月13日,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》發布,這是21世紀以來第20個指導“三農”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。
“務農重本,國之大綱。”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分享了糧食種植區域的變化(“南糧北調”→“北糧南運”),今日一起感受糧食種植結構的變化吧~
向“糧 +經”二元種植結構的轉變
新中國成立后的很長一段時期,我國糧食供求市場主要矛盾是數量上的供需矛盾,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基本維持在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90%左右,是典型的以種糧為主的單一種植結構。
從60年代后期開始,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逐年下降,經濟作物播種面積有所增加。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的農村改革進程中,經濟作物的發展逐步受到重視,以糧食種植為主,經濟作物種植為輔的“糧+經”二元結構發展迅速。
1979年10月28日《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》明確指出,“要有計劃地逐步改變我國目前農業的結構和人們的食物構成,把只重視糧食種植業、忽視經濟作物種植業和林業、牧業、副業、漁業的狀況改變過來”。
中國經濟作物主要包括棉花、油料、糖料、煙葉、麻類、藥材等
經過此后近十年的調整,到1988年,我國糧食和經濟作物(包括其他作物)種植面積比已達到76.0:22.7,與十年前相比,種植業的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。
與此同時,我國的養殖業也快速發展,對飼料的需求不斷增加,專業的飼料生產企業快速增加。糧飼不分的“糧+經”二元種植業結構,導致人畜爭糧問題突出。
向“糧+經+飼”三元種植結構的更迭
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,國內農產品的供給由長期短缺轉向總量基本平衡、豐年有余的格局,人們在關注農產品產量提高的同時,對品種和質量安全有了新的要求,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到新的歷史階段。
1992年國務院頒布了《我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與對策》,明確提出“要將傳統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的二元結構,逐步轉變為糧食作物、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的三元結構”。
“糧經飼”三元種植結構是在以糧食作物為主、經濟作物為輔的二元結構的基礎上,把飼料生產從糧食生產概念中分離出來,安排一定面積土地和適當的作物茬口來生產飼料,逐漸使飼料生產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產業,將人畜共糧的種植模式改變為人畜分糧,糧食作物、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生產協調發展的種植模式。
在這一種植結構中,飼料作物不僅僅指玉米等傳統的飼料作物,還應包括適合當地自然氣候、土壤條件及種植歷史的優良牧草;飼料作物玉米也不僅僅以收獲子實為目的,而是以收獲包括子實在內的整個地上生物體為目的。
三元結構的提出是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必然產物,有利于明確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向,均衡發展糧食、經濟作物和畜牧業在農業結構中的比重。
“九五”期間,三元種植模式在較大范圍內推開,并在“十五”期間達到了發展高潮。2000年,國家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,同時明確提出西部地區以種草種樹、發展持續農業為主的戰略方針。隨著這些政策的不斷落實,飼草料的種植快速增加,并在2000~2003年間形成全國范圍內發展牧草種植的小高潮。
我國地域遼闊,類型迥異,這種結構很難完全一致,需因地制宜。在國家政策指導下,各地積極探索三元種植模式,中國種植業進入“糧經飼”作物協調發展的三元結構構建階段。
問題總是與發展相隨。2015年,隨著糧食供求的結構性差異上升為主要矛盾, “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”這一新鮮表述,通過中國最高級別的“三農”會議,首度進入公眾視野。
此后,我國開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動糧食行業轉型發展,下期為您介紹,敬請期待。